首页 >> 租房资讯

手机不是法外之地物业

2022-02-21 来源:延安租房网

莫名其妙收到的短信、不知何时安装的App、后台正悄悄运行的程序 在智能全面普及的时代,人们的生活高度依赖各式各样的App,而消费者被侵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2016年8月起施行的《移动互联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简称《规定》)就明文规定, 建立健全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机制 不得开启与服务无关的功能 等,但用户被应用程序侵权的现象依然屡有发生(5月24日《人民》)。

作为新生事物,App在法律规制并不完善的社会环境中蓬勃发展,为加强对App信息服务管理,保护用户合法权益,《规定》出台,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实施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原因在哪?笔者以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不强和维权途径不畅是一个原因,而最大原因是《规定》本身:《规定》第7条规定了移动互联应用程序提供者应该履行包括 依法保障用户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在内的多项义务,但不履行的,却没有作出相应的处罚规定,这一缺陷,让多项规定的落实效果打了折扣。

根据《规定》,在移动互联应用程序信息服务领域, 应用程序提供者和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 是提供服务的两个重要主体。除了未对 应用程序提供者 违反义务的行为作出处罚规定,对 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 的处罚也仅仅限于 视情采取警示、暂停发布、下架应用程序 等措施。如果换个马甲重新上架,以上处理措施对于以营利为目的商家而言,形同虚设。

好在今年7月1日将实施的《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在保护用户权益方面,增加了对生产企业和服务提供者的处罚种类,并加重了处罚力度 违反本规定的,通信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依法进行处罚,并将生产企业、互联信息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记入信誉档案,向社会公布。对涉嫌违法犯罪的应用软件线索,各单位应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这些处罚措施的效力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法治国家,包括App在内的互联不是法外之地,要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有法可依是基本保障。目前,用户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散落在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等各个法律法规之中,是否有必要将这些法律规范加以集中,值得考虑。

作为生产企业和服务提供者,也是整个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主体,应该主动承担起自己的社会,切实履行自己的义务。

用户权益保护,用户自己的积极作为不能缺位,应该加强自身的维权意识,面对侵权行为,主动维权。而作为通信主管部门,应该疏通维权渠道,简化维权程序,并及时处理和发布维权结果,增加消费者的维权信心,并切实履行自己的监督管理职责,对于被管理对象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厉处理。

一批“廉而不勤”官员受处分引发关注。专家指出 互联信息服务环境下的用户权益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法律到位,各方主体,尤其是职责部门加强立法和执法监管,才能共同打造出一个繁荣而有序的互联环境。

广州白癜风治疗医院有哪些
武汉男科医院
肇庆看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