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租房攻略

早报新网银行成存管适配器第三方支付亦支招吧

2022-05-10 来源:延安租房网

一家三无银行的另类业务拓展模式:解构新银行

作为继微众银行、商银行之后的第三家互联银行,新银行既没有阿里体系庞大的供应链客群和电商用户,也没有腾讯体系海量的活跃个人用户,似乎又不打算过多依赖新希望集团、小米科技以及红旗连锁等股东优势,如何突围?

新银行行长赵卫星介绍,新银行将采取平台化策略,以存管业务切入定位于做万能连接器、适配器,为广泛的互联金融机构提供服务,进而服务更广泛、复杂的客群。成立四个月,新银行与全国70多家贷机构达成存管协议。[21世纪经济报道]

P2P存管不怕卡脖子 第三方支付支招解困

针对P2P平台在接入银行存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些第三方支付机构纷纷上线银行存管计划,与银行联手,为有困难的新金融平台进行选择,找寻合适的存管银行。

以为第三方支付机构负责人表示第三方支付机构会对手中的银行资源进行整合,帮助平台做一些推荐。简单来说,就是第三方支付作为中介,帮助P2P平台找到合适的存管银行。其中主要针对的客户还是股权清晰、运营合规、资金去向明晰等条件达标的平台。[第一财经]

络借贷催收规范征求意见引热议 借款人蒸发后 不能找其家人催款?

面对借了钱不想还的老赖们,有什么合理合法但又有效的催款规则?近日,深圳市互联金融协会下发了《深圳市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催收行为规范(征求意见)》,针对贷催收中存在的暴力、给借款人亲朋好友骚扰等方式,深圳出台了全国首个地方性的贷催收行为规范。

一些平台人士坦言,对于老赖们,如果没有上到央行层面的征信系统,基本对他们无法约束,目前深圳各路普通平台只有局部或者和相关协会进行信息共享,不全面也不具强制性,借钱不还者依然逍遥法外。而在法律层面,也有业内提出,一些问题的划分不明确。如果因为未能遵守规定而导致问题,贷平台或催收机构具体承担什么法律?[南方都市报]

贷平台成交量增速严重分化

随着贷合规验收临近,平台布局也呈现出新特点,一方面平台调整大标转小标达标,另一方面积极进行新布局,目前小额普惠成为各平台发力的重点,消费金融、车贷、农村金融三大业务受热捧。《金证券》注意到,一季度P2P贷平台成交量同比增速分化严重,成交量增速较快的平台增速可达300%以上,而部分平台则出现负增长,下降的幅度更是在50%以上。[金证券]

以谁的说法为准? 盈利,又将是P2P一场艰巨的挑战

扛过了监管风暴,挺过了恶性竞争,能不能走到最后却还是未知数。盈利,这个看似遥远而坚定的目标,成为P2P发展路上的又一大挑战。

对于P2P平台来说,盈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P2P平台的成本费用主要是获客成本和技术开发费用,尤其是在获客成本高企,银行存管等合规成本也增加的同时,贷款余额在50亿元以上的大中型平台都难盈利,数千家中小平台的利润表就更难持平了。[信息时报]

直销银行不断壮大 两银行用户群已突破500万

依托互联和移动互联高速发展的背景,直销银行近年保持快速发展。据证券时报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70家银行陆续推出直销银行业务,其中股份行与城商行是主要参与主体。

从14家明确披露直销银行相关情况的上市银行2016年报来看,有2家银行的直销银行用户规模已突破500万,有银行用户规模较2016年初增长158.92%。同时,直销银行的资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有银行的交易额累计已超过千亿元。[证券时报]

蚂蚁金服首席技术官程立: 从Fintech到Techfin的换道超车

金融科技日益吸引关注的当下,估值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的蚂蚁金服毫无疑问是最受瞩目的大象之一。这几年蚂蚁、腾讯和百度都提出了在金融科技方面对传统金融机构实现弯道超车,但蚂蚁第一家提出专注技术而不是金融,从Fintech(金融科技)到Techfin(科技金融)转型的公司。

近日,蚂蚁金服首席技术官程立在杭州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独家专访,回应了蚂蚁金服制定这一新战略的逻辑所在,从弯道超车转到换道超车的故事。

脑梗死吃脉血康胶囊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