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租房攻略

高校副教授论文一稿三发美食美食

2021-01-07 来源:延安租房网

近日有读者反映称,一篇题为《 卓越计划 下大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索》的论文,只字未改发表在了《数学教育学报》《天津城建大学学报》和《中国建设教育》 个刊物上。其中一篇的作者为独立署名的 陈成钢 ,另两篇却在 陈成钢 后面加了第二作者 顾沛 。

一稿三发,这已有学术不规范之嫌;内容相同而作者署名不一,这更易引起争议。

中国青年报 中青了解到,作者 陈成钢 200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统计与概率专业,现为天津城建大学理学院副教授。出现两次的第二作者 顾沛 上世纪80年代同样毕业于南开大学,后留校任教至今,曾是陈成钢大学时代的老师。

陈成钢告诉,因为做课题的缘故,自己多次采访老师顾沛,顾沛参与了文章创作,为他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参考意见。顾沛也承认,论文的部分内容与陈有过沟通, 但并没有见过全文 。从第一个人下池昏倒

另外,注意到,其中两个期刊标注的收稿日期显示,201 年10月22日,《数学教育学报》收到了署有陈成钢、顾沛两个作者的论文。6天后,陈成钢所任教大学的学报也收到了这篇文章,不过,署名只有 陈成钢 一人。

事实上, 一稿多投 长期以来均被教育部门视为学术不规范的行为。《天津城建大学学报》官也明确表示 来稿请勿一稿多投 , 稿件经终审后未接到录用通知者,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不予退稿 。

2014年4月和6月,这两篇收稿日期仅相隔6天的相同论文先后在《数学教育学报》和《天津城建大学学报》发表了。论文首页标注均注明 文章系天津市教委2012年重点教改课题的项目 。

论文相同,署名为何不一呢?顾沛接受采访时认为,这可能与自己在学界的口碑有关。《数学教育学报》是相对较好的杂志,自己经常给其投稿,部一般看到有顾沛的名字,可能更容易发表, 所以,投《数学教育学报》署我的名字,对他(陈成钢)是有好处的。

陈成钢则表示,由于在论文中引用了顾沛的观点及所发表文章的内容,所以, 就自作主张署名了 。他称事先未知会顾沛,并为此表示抱歉。

对此,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从事版权研究的吴副教授告诉,同一篇论文署上不同的作者在多处发,是学术不规范行为。同时,在事先不通知对方的情况下,把采访对象(包括引用的文章作者)姓名放在署名里,作为第二作者,也是违规行为, 这是对对方署名权的一种侵犯 。

2015年6月8日,这篇论文在距上次刊发1年多之后,再次被投到《中国建设教育》杂志。当年10月,论文第三山东核电推进接产过渡计划编制( 9:17:24)次发表,署名是陈成钢、顾沛。对此,顾沛同样称不知情。

此次发表时,该论文末尾备注了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 201 ~2014年度优秀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 字样。陈成钢说,《中国建设教育》是内刊,当初自己的文章是被天津城建大学教务处挑选后发往此刊物评奖, 这个杂志的文章全部是已经发表过的 。

但是,该刊主办单位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却有不同的说法。该工作人员称,刊物不会主动接收或发表已发表的论文,同时,虽然确有评过科研立项的奖项,但范围仅限协会自己的立项, 因为我们刊物没有国内刊号,所以发在我们刊物上对作者评职称也没有用。

同样的论文,既是教改课题,又被作为获奖成果,吴认为,这仍旧属于一稿多投,一稿多投存在学术不端问题,任何稿件不论以任何形式的成果出现都不能一稿多投。

顾沛也表示,如果文章后面没有标明转载, 一稿多投肯定就是有问题的 ,对《中国建设教育》上与陈成钢同署的论文,他称 完全可以否定掉 。

陈成钢在接受采访时也认为此举不妥,他坦言,项目结题时,他因担心发不出论文耽误进度,所以才又投了一次, 我之前确实没有这个经验,也没注意过这个问题 。

太原哪家妇科医院
昆明包皮过长
乌鲁木齐男科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