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养老感受呢
2021-12-09 来源:延安租房网
“异地养老”感受? 听京籍老人怎么说
异地
几何
而张泓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土豆变成面条。 老人
摘要:“孩子们都在国外,我们年龄大了,感觉对家务力不从心。现在虽然已经出省了,但这里距离北京市区很近,另外费用相比北京要略低一些。”杨甲明说。
配图
走进位于河北三河市燕郊镇的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80岁的杨甲明正在主席台上手拿麦克风,组织他的老伙伴们学习歌曲《共和国之恋》。这位来自北京的老人住在这里已有两年。
这家养护中心自2011年对外开放,目前已有超过1000名老人入住。其中,95%来自北京,平均年龄82.5岁,自理型老人占65%-70%,其余为护理型老人。
孩子们都在国外,我们年龄大了,感觉对家务力不从心。现在虽然已经出省了,但这里距离北京市区很近,另外费用相比北京要略低一些。 杨甲明说。
与他来河北养老理由相似的还有83岁老人汪裕尧。他告诉,自己的两个孩子都在外地工作,特别忙碌。
我和老伴之前在北京香山一家养老院住,感觉这里的空气和水不如香山,但规模大,环境很美。另外医养结合的模式很好,老年人年龄大了,动不动就要看病。 汪裕尧说。
养护中心营销总监李东辉告诉,这里2011年开始接收老人,当年只有40-50人入住。但随着近些年老人们对异地养老开始慢慢接受,养护中心的接收对象逐年增加。
增长最快的是2015年,平均一个工作日入住一名老人,每个月都达30多名老人入住。 李东辉说。
当然,异地养老也有烦恼。86岁的严永清原来在北京市的一所中学工作。每次老人在燕郊看病就医后,都要回到学校找会计报销,会计再拿着手续到海淀区医保单位报销。届时会把老人的医保卡压在那里半个月左右,在此期间她不能看病。
另外,希望这里的医疗水平能再提高一些,这样我们会更放心。 严永清说。
李东辉告诉,他平时和老人们聊天时,会不时地听他们倾诉苦恼:比如异地取款有手续费、原单位订报纸没法及时领取、是否有更方便的交通方式让老人们回家看看等等。
相对医疗报销问题,这些小烦恼如果能够解决,老人们异地养老的幸福指数可能会更高。 李东辉说。
今年6月初,京津冀民政部门签署《京津冀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2016年 2020年)》,将合力破解跨区域老年福利和养老服务方面的身份、户籍壁垒,形成 一省两市 养老服务发展新格局,让京津冀三地老人异地养老无障碍。
这一消息对养护中心的京籍老人们是个大。在养护中心随机采访了近20位老人,大家都对有望今年9月实现的 异地就医实时结算 充满了期待。
假如真的能实现,那老人们就可以在养老的地域上有更多的选择了。我相信到时可能会有更多北京的老人们选择去外地、去环境更理想的地区养老。 83岁北京老人李之勇说。( 任丽颖 齐雷杰)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上海盆腔炎白癜风医院收费
丹媚和毓婷这两种药有区别吗
-
- 上一篇
- 异味操场事件频发学者牛
-
- 下一篇
- 异地就医报销比例降低个百分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