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为何频现吃饭话题吧
2021-12-08 来源:延安租房网
两会为何频现“吃饭”话题?
今年全国两会流行一个词 吃饭。很多热点话题由这个词引起:从粮食安全到中国制造再到金融杠杆,许多代表委员都以 吃饭 为喻来说事。稍稍回顾,就会发现,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也经常用到这个词。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 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同年7月,习近平看到一家老牌企业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十分感触地说, 自力更生任何时候都不能少,我们自己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
民以食为天 ,如果拿 吃饭 说事,这事 小 不了,必是 大事 。
粮食安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8日上午,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要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总书记不仅关心老百姓是否能吃饱,还关心老百姓是否能吃好,因此他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对农业发展提出了要求。
农业:国家经济稳定就是要有饭吃,有活干
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历史罕见的十二连增,达到了12429亿斤,粮食丰收成为经济稳定向好的一个突出亮点。农业部部长韩长赋8日在 部长通道 上表示:国家经济保持稳定,抗风险能力强,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农业稳、就业稳,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要有饭吃,有活干。
对于人们普遍关心的粮食进口问题,韩长赋认为,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像大米和白面,人人要吃饭,顿顿要吃饭,因此,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碗里主要要装中国粮,粮食生产任何时候也不能放松。
相关 财政赤字:债务没有用在 吃饭 上
7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参加会时说: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大约40%,这在可比国家中是比较低的,还有一定的空间。重要的是把这些债务空间利用好,使经济活力持续增加。原则是不能把赤字的重要空间用在基本支出与一般公共支出上,那就会出现大问题。 好在我们是保持着 黄金原则 ,就是债务用于资产,留下了很多优良的资产,没有用在 吃饭 上。 楼继伟比喻说, 吃饭 靠借钱不行, 吃饭 要靠发工资,借钱可以买房子,用今后的工资收入来还它。
这里,楼继伟通俗地用 买房子 和 吃饭 说明了债务主要投向了有收益、有效益的资产,而没有用于基本的、一般公共性支出。
中国制造:一场 饭局 中的底气
两会期间,董明珠的国产电饭煲完胜日本电饭煲, 董姐饭局 引起热议。今天出版的《人民》评论进一步点明,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产出更多高技术含量、高品质的产品;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品牌推广、品质宣传,让我们已有的国产优质产品能被消费者认可。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人民生活将更加美好,必胜信心哪里来?就看各行各业如何给老百姓碗里装好 饭 ,让老百姓吃饱、吃好、吃健康。
(人民全媒体平台贺霞)
友好提示:本文为 人民全媒体平台 (中央厨房)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鸡西哪家医院牛皮癣医院好南昌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成都治疗阳痿哪家医院好
-
- 上一篇
- 两会余省提申建自贸区了
-
- 下一篇
- 两会为何频现吃饭话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