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综合施策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更有力物业
2021-12-01 来源:延安租房网
宁波综合施策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更有力
来源:中国社会报
周兆骏
被它一搞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居民孙某,其2017年家庭年收入为12万元,但因女儿患恶性脑瘤,当年家庭支出医疗救治费13.9万元,宁波市民政部门及时将该家庭列入支出型贫困家庭实施医疗救助,给予7万余元医疗救助资金,大大减轻了其经济压力。
近年来,宁波市按照兜底线、织密、建机制的要求,积极探索和推进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工作,努力补齐社会救助短板,确保支出型贫困家庭基本生活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让困难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健全政策体系
2013年,该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中低收入家庭如个人负担的医疗费超出家庭收入时,可纳入医疗救助对象,并且医疗救助不设起付线,不分病种,城乡一体,标准一致;对患重大疾病和特殊病种的因病致贫对象,其门诊费视同住院费予以救助。2015年,出台政策,加大支出型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力度,将家庭收入扣除医疗费支出后,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标准1.5倍的对象也纳入医疗救助,并将因病致贫医疗救助比例提高到60%,年度最高救助额度提高到8万元
。
结合推进救急难工作,2015年和2016年,市、区二级相继出台政策,健全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将临时救助对象全面覆盖到因病、因灾、因祸、因学等原因导致刚性支出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的所有家庭及其成员,并将在本市工作、生活、学习的非本地户籍人员也纳入其中。对支出型贫困家庭实行分类分层临时救助。该市还建立医疗临时救助制度,对经过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补偿、医疗救助及其他各类补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仍较重的特别困难家庭,每年给予不超过4万元的医疗临时救助。
为充分发挥低保对基本民生的兜底保障作用,2017年该市修订出台新低保办法,将医疗支出型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同时又出台了《医疗支出型贫困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实现了低保对象从收入型贫困家庭向支出型贫困家庭拓展,构建了更加公平、公正、完整、人性的低保救助体系。江北区、慈溪市等地还建立了支出型贫困家庭低边救助政策。
强化贯彻落实
2017年,该市开展了以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低保救助为重点的救助政策宣传,编印低保政策宣传资料1万多份,分发到每个村(社区),并在报纸、政府站等媒体大力宣传和解读救助政策,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该市加强对乡镇(街道)社会救助服务窗口的规范管理,将支出型贫困救助等各项社会救助申请事项整合集中到服务窗口受理,实行同一窗口受理,同一窗口办理。2017年,全市通过一门受理服务窗口共受理支出型贫困救助等各类救助申请近10万份。
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多为救急难对象,而且家庭刚性支出额度大,为体现人性化救助,该市医疗支出型贫困家庭低保实施办法, 对因病致贫家庭申请低保,在制度设计上对三类情况降低了准入门槛。对申请家庭有成员就学的,在核定家庭收入时,每位学生可扣除每年最高不超过1.2万元的学费;为医治患重特大疾病或遭受意外人身伤害的家庭成员而出售转让唯一住房所得,不计入家庭收入;首次提出低保申请的6个月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名下可保留一辆购置价不超过15万元的生活用机动车辆。这些举措有效扩大了医疗支出型贫困家庭低保救助面。截至2018年2月底,该市医疗支出型贫困家庭已纳入低保327户、718人。
统筹各方资源
2017年11月,江北区慈城镇任某突发食管爆裂,紧急送医院救治,但因自身收入低,父母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无法承担大额的医疗费支出。区民政部门与慈城镇政府及时主动介入,综合施救,给予2000元的紧急临时救助和***00元的医疗救助,并将其纳入低保,同时协调人社部门为其办理医疗保险,协调当地慈善总会给予慈善救助,还发动公众捐款,最终帮助任某渡过了难关。
宁波注重推进民政与人社、住建、教育等部门的救助信息共享和救助工作联动,指导各地根据支出型贫困家庭的实际困难和需求,统筹运用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多策并举,综合实施,提升救助效益。
为推进支出型贫困家庭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该市结合低保和低边的扩面工作,充分利用村(社区)现有的格化管理服务体制,建立健全困难群众的主动排查和主动救助机制。各地以村(社区)为单位,组建困难群众排查志愿者队伍,经常性走村(社区)入户走访居民,及时发现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因灾等原因陷入严重困境的群众,并快速主动介入救助,有效防止了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发生。2017年象山县通过主动排查,为1204户因病致贫家庭及时实施社会救助。
银川阴道炎治疗费用多少钱西安男科医院
南通妇科治疗哪家好
-
- 下一篇
- 安居区召开区环保工作专题会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