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签约指南

独家201年度中国商业地产十大事件

2019-11-30 来源:延安租房网

  【文章】来源:东北商业 导语:“201 年度商业地产大策划”特别推出“201 中国商业地产十大事件”:“新国五条”助推房企加码商业地产,新型城镇化利好社区购物中心。 六、 双11 倒逼商业地产搭建O2O平台

  关键词:双11O2O万达万汇

  事件概述:

  50.19亿!这是201 年11月11日天猫购物狂欢节支付宝交易额,比去年同期多出159亿,这让实体商业又高呼 狼来了 。在面电商冲击明显的情况下,商业地产开发商也没有 坐以待毙 ,而是积极寻找应对措施。一方面,通过调整购物中心业态,减少服饰零售的比例,增加餐饮、休闲、娱乐等体验业态。另一方面,开发商也加快打造O2O平台。12月21日,万达 万汇 经过一年筹备终于上线,而在此之前已经有宝龙、绿景、海印等开发商的电商平台上线。

  事件点评:

  面对电子商务蓬勃的发展潮流,没有任何商家可以忽视和拒绝,尽管线上消费只占社会消费品总额不到一成,尽管大家都知道体验消费是电商替代不了的,但面对电商这块逐渐膨胀的蛋糕,没有人不想分一杯羹,利用线上反辅线下的模式也被认为是未来电商与实体商业结合的趋势所在。然而,商业地产如果要做好线上和线上相结合,需要下不少功夫。目前开发商打造O2O平台,都将目光投向了会员 大数据 ,不过,开发商怎样利用大数据引导消费、挖掘市场需求、发现市场空间、进行精准营销等,仍需探索,毕竟目前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仅有中粮朝阳大悦城一家。

  七、零售业内资 反弹琵琶 收购外资

  关键词:零售业并购华润万家Tesco乐购

  事件概述:

  近年来,外资零售商在中国市场的光环不再,陷入衰退中。10月2日,Tesco乐购和华润创业同时宣布,双方就整合中国零售业务,成立合资公司达成了最终协议,Tesco乐购将中国大陆零售及房地产物业和现金4 .25亿元注入华润创业子公司利原,华润创业及Tesco乐购分别持股80%及20%。10月15日,物美商业与卜蜂莲花董事会签订框架协议,由物美收购卜蜂莲花位于大陆除广东、湖南省以外的 6家门店,双方交叉持股。不过,在12月16日,物美和卜蜂莲花双方宣布框架协议已失效,合作宣告破产。而高调寻找买家的李嘉诚旗下的百佳超市也宣布停止出售。

  事件点评:

  华润和Tesco这种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开创了零售业内资企业收购外资企业的新模式,对内资企业而言,这种 蛇吞象 式的合作有助实现自身战略的转变,学习外资零售的全球零售经验、供应链能力等精细化管理;对在华发展受挫的外资零售而言,探索了一种隐性存在模式。尽管物美商业收购卜蜂莲花交易 告吹 、百佳停止出售,但在零售行业竞争激烈、市场环境急剧变化、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下,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整合,集中度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八、房企大鳄多元化 再创业 面临考验

  关键词:房企多元化万科恒大

  事件概述:

  201 年可以说是房企 转型创业时代 ,一向以 住宅地产 为主基因的万科,其商业地产战略逐步形成,第一家购物中心开业,经营万科儿童医院、第五食堂等配套,入股徽商银行, 跨界 、 做加法 的发展路径越来越明显;恒大不仅一举夺得 亚冠 ,还推出 冰泉 ,成立哈佛医院,恒大音乐也做得风生水起,已形成了一条以房地产、体育运动、文化娱乐、快速消费品为主轴的产业链;万达转型旅游文化,布局万达城,打造青岛东方影都,进入游艇、旅行社行业;花样年则打造 彩生活 品牌,成立酒店房产信托基金,还进军餐饮业。

  事件点评:

  随着房地产市场风险的加大,房企的主业遭遇 天花板 ,越来越多房企进行多元化布局,以避免主业下滑可能产生的收入下降,但多元化经营对任何一个企业而言都隐藏着风险与挑战。纵观目前房地产多元化领域,可谓五花八门,除了在房地产产业链进行延伸,如银行、医院、物业、食堂等,连体育、文化、快消品,甚至白酒等没什么关联的行业也进入。房企 跨界 追求精耕细作的传统行业,对于习惯粗放型发展的房企而言是极大的挑战。总而言之,房企这些多元化业务成果如何仍需时间的验证。

  九、 三公消费禁令 导致奢侈品、高端餐饮遇冷

  关键词:三公消费奢侈品湘鄂情高端餐饮

  事件概述:

  今年 月,国务院明确指出要严格控制 三公 经费,禁止用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和礼品,也就是 三公消费禁令 。受到 三公消费禁令 的冲击,奢侈品和高端餐饮遭遇 寒流 蔓延。LV、GUCCI、Burberry、历峰(Richemont)先后宣布停止或放缓在中国门店扩张,而在第三季度财报中,Gucci和LV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此外,以湘鄂情和全聚德为代表的高端餐饮,也从车流滚滚变成 门前冷落车马稀 ,全聚德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1 .47%,湘鄂情更是暴跌 4 .88%。

  事件点评:

  面对奢侈品消费下滑的情况,奢侈品牌巨头纷纷调整在华策略,不仅暂停拓展计划,还展开去LOGO、拓展副品牌进行 自救 ,不过Gucci、Burberry们的 去Logo 的收效并不大,甚至出现主副牌 互相残杀 的局面。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奢侈品市场的严冬还会持续一个阶段。高端餐饮的应对措施不约而同地都向大众餐饮转型,全聚德推出不含烤鸭的商务午餐,湘鄂情在今年连续关闭八家高端门店之后,转投快餐、团餐市场。市场永远在变化,重要的是企业能否在变化发生后以最快速度调整战略,对奢侈品牌、高端餐饮们亦是如此。

  十、购物中心大跃进或引发 中国式悲剧

  关键词:购物中心爱琴海泰禾集团

  事件概述:

  在竞争已经白热化的商业地产,从来不缺前仆后继者,并且都 野心勃勃 。泰禾集团高调模仿 万达模式 ,规划未来 -5年布局20- 0座泰禾广场,未来商业地产占比将超50%。苏宁置地更有超越商业地产大佬万达的趋势,计划到2020年,完成全国 00个苏宁生活广场、50个苏宁广场的开发建设。红星美凯龙以类万达的 院线+高尔夫会所+X 模式快速进军商业地产,力争到2020年开业100个 爱琴海 购物中心。宝能集团将加速投入商业地产,并且尝试用 跨界商业 的新模式来进行全国布局,未来5年投资1200亿元建40座购物中心。

  事件点评:

  在中国,从来都不缺 一哄而上 的现象,这种行业盲目发展的 中国式悲剧 正在商业地产上演。在各大开发商进行 数字赛跑 的背后,不得不问一句,商业地产真的是我们要找的那根救命稻草吗?据统计,目前,中国已开业的购物中心有 100家,到2015年将达到4000家。一边是不断扩大的购物中心数字,另一边是同质化严重、空置率高、业绩低迷。对于目前商业地产的开发热潮,最多的观点是 阶段性过剩 ,而在市场之手的作用下,一些招商困难、运营能力不强的购物中心将面临倒闭或被收购的命运。

  (赢商)

  关键字:商业地产 李嘉诚 购物中心 2

参松养心胶囊的药理作用
拉水便是什么原因吃什么药
怎么做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