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看房选房

高考加油申万宏源英国病与凯恩斯主义药方魏家

2020-07-17 来源:延安租房网

申万宏源:英国病与凯恩斯主义药方 类别: 机构: 研究员:

[摘要]

结论或者投资建议:

研究英国病,了解病因病症,目的是针对自身进行检视,得知自己的健康状态。我国面临的产能过剩、企业成本过高和国企效率地下、政府管制严格等较多的问题,在这方面,英国在80年代的经验应该能给予我们一定的借鉴意义。未来供给侧改革措施的进展很大程度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走势,供给侧改革对我国产业机构调整继而保持经济长期稳定高速增长意义重大。

回顾日本路演的两点收获。一是日本投资者给我们的研究建议,当前中国与的日本相较,中国56%的城镇化率和收入分配状况换一个角度来看,反而是个潜力,日本中产阶级曾扎堆富起来又一起摔下去,这一过程在中国可能会更缓慢而且更分散。二是今天我们努欢迎品牌、企业及个人投稿力学习1973年后的日本经验,就像日本也曾努力借鉴1918年之后的英国失速,又称“英国病”,整个过程有极高的相似性。

“英国病”,广义上讲是英国在制度建设也被多位专家提及。李亚舒介绍20世纪后国力和世界影响力相对下降的一个过程。它在1901—1918年便已发端,1918—1930年开始显露,1930—1945年走向恶化,但直到“二战”后恶果充分显现,且始终无法根治,才引起广泛关注。大家讨论更多的70年代,英国经济实际已经病入膏肓,呈现创新乏力,低增长,高通胀并存的“滞胀”状态。

“英国病”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主要因素是:英国工党政府实行了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在年代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后期却无法继续起到增加需求的作用,最终造成通胀;福利国家制度,政府靠提高税率和借债度日,在此情况下不得不通过增发国债和扩大货币供应量缓解债务问题;实体经济缺乏增长点,劳动生产率停滞不前;国企效率低下,冗员严重,人浮于事;工会的势力过大,劳动市场僵化,企业成本负担重;政府对市场的过度管制压制了竞争,造成了垄断,市场缺乏活力;上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使得石油价格剧烈上涨,加剧了通胀。通胀这一关键问题,是对当今中国与当时英国对比讨论出现分歧的症结所在。英国是当时第一大工业国,可劳动生产率已明显低于美国和德国。当时强大的工会组织的存在,使得工资过度增加,如果工资增加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会导致一般价格总水平上涨。

“英国病”的治理经验与启示:在面对着严重的滞胀问题,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政府以供给派理论作为基础制定政策。首先控制货币量以控制高涨的通胀率,然后进行私有化和去政府管制,改革工会和消减福利开支,大规模减税,以刺激市场的活力和竞争,改善劳动生产率并创造资本形成。

小孩不爱吃饭怎么回事
亮甲治疗灰指甲多少钱
绵阳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