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为后中国制造指路
2019-08-10 来源:延安租房网
★政府对于经济过热的调控,一定会迎来一个经济的大衰落和大低谷。
★欧债危机仅仅是法德两国放在桌面上的一场政治秀,并不对世界市场构成质的损害,真正构成质的损害的是美国经济。
★中国经济就处在这个阶段,工业经济为你生产的替代、延伸和服务你肉体器官的所有服务基本上普及了,所以,成长也几乎触顶。
★我们现在整个产业处于从供给者主导向消费者主导转变的分水岭。这样的分水岭将搞死很多产业,也会搞活很多产业。
★人类硬科技向实体拓展的时代已经结束,人类在不断地往虚拟空间走。说回陶瓷产业,只针对人的器官的替代这些硬需求去做瓷砖、做马桶的时代迟早会过去
两大因素
让2012中国经济 难受
2012年中国经济将是非常难受的一年。这个难受有两个原因:
一是,政府对于经济过热的调控,一定会迎来一个经济的大衰落和大低谷。2012年实际上就是2008年,在四年前我们经历的所有场景,在2012年我们要受二茬罪,吃二遍苦。过去的一年,我们看到的情况和2007年一模一样,政府拼命收紧它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行政政策,拼命打压市场。
2007年在经历过打压之后,2008年中国经济正好和全球经济完美结合,形成2008年的完美风暴,2012我们几乎就在这个完美风暴的风暴眼上。就像我们现在能够感觉到的,外需在逐步下滑,国内市场对房产也在继续打压。所以,2012年房地产看不到任何反弹的迹象,对我们行业来说,肯定是一个难过的日子。
二是,2012年下半年要召开 十八大 ,很多重大决策需要时间去商讨,对于房地产这一重大经济决策,不会草率出台。房产决策的执行,需要有民生积累,现在各地保障房的建设,就是积累民生的一个方式,民生积累到一定程度,压在房地产身上的那只脚才有可能拿开。不过,最早也要等到明年 月份。
那么,地方经济撑不下去了怎么办?现在看来,各个地方政府的财政非常成问题:去年1月份上海地方财政增长48%,今年1月份8%;去年1月份广东地方财政增长27%,今年1月份增长8%;去年重庆市1月份增长60%以上,今年1月份增长9%。从这组数据可见,地方财政滑坡非常厉害,但是,解决地方财政问题,并不一定要把压在房地产身上的脚拿开,中央政府还有很多其他的解决办法。
这两个因素导致2012年房地产反弹无望,也决定了今年的形势进入混沌期。但是大家不要担心,201 年的形势会好转,压在房地产身上的脚会抬起来,政府投资、高铁建设又会启动,201 年对于我们行业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欧债危机
只是一场政治秀
大家都在谈欧债危机,其实欧债危机不是大危机,因为欧债危机是摊在桌面上的危机,所有摊在桌面上,有数的、看得见的危机,本质上都不是大危机。
大概在20年前,撒切尔夫人坚决不加盟欧盟货币体系,坚持不用欧元,保持英镑。她说,她坚决不相信德国这样一个勤奋,有创造力的国家,能够跟希腊这样 懒 的国家过到一块儿去,所以英国不奉陪。事实证明,铁娘子二十年前的判断是对。
欧债危机的本质,是欧洲的经济一体化先于政治一体化。假设中国所有的省都是独立国家,然后现在大家说搞一个共同货币叫 人民币 ,就会出问题了。现在,广东省每年拿出大量的资金来补贴西部省份,大家觉得很正常,因为都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同甘共苦,中央的转移支付是公道的事情。但假设我们是一个独立了几千年的国家,我们要补贴中国西部的一个国家,这个时候老百姓就会不干,就会引发大量的政治、经济上的动乱和议题。所以现在希腊的问题比照着中国来想,就是中国某个西部省份的问题。
在欧洲也有人说,其实欧债危机本质上就是法德两国在攫取欧洲领导权的企图在放大,实际上是一个被炒作出来的媒体事件。此话怎讲?没钱的怎么办,拿出一部分主权让渡给欧盟,这样法德掌控着欧洲,政治权力就更加在法德两国了。 所以说,欧债危机仅仅是法德两国放在桌面上的一场政治秀,并不对世界市场构成质的损害,真正构成质的损害的是美国经济。#p#副标题#e#
美国经济
在不断透支未来
所有人都知道,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通过大规模刺激,释放了大量资金,这是权宜之计,一定不会长久。美国经济这一剂强心针打完之后,什么时候再会垮下来,全世界人都在等。
我今天要告诉大家的是,也许我们听不到另外一只靴子落地的声音,因为这将是一个持续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延缓的、漫长的痛苦过程,而不像2008年那样具有戏剧性。
美国现在的麻烦有多大?我们知道,美国大概15万亿美金的国债,国债是怎么堆出来的?实际上是由美式的民主政治堆出来的。美国分左派和右派,左派称为民主党,右派是共和党,左派主张多收税,政府多干活,多补贴穷人;右派的观点是更多的自由,更少的税收,政府少管市场,让市场自由发展。可问题是当左派和右派上台之后,它的主张只敢实行一半,不敢全部实行,比如民主党上台,要多干活多补贴穷人,但是敢多收税吗,多收税选票就没有了。共和党上台要少干活,少收税,但敢少补贴穷人吗,也不敢。所以美国现在堆出了那么多的国债,并且,我们现在看不出美国有任何政治机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美国的婴儿潮,美国二战之后大量复员兵回到美国,这些人怎么办,都是国家的烈士,为国家上过战场,流过血的人,美国人一方面通过让这些人上大学,进修,扶助就业,帮助他们成家生子,这帮人回去生了大量孩子,克林顿、布什都处于这个时代。这代婴儿潮正好也进入到了退休的60岁,这帮人的退休使得美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大变形,他们从创造财富的年龄,马上要切换到享受财富,预支财富的年龄,他们的养老金大幅飙升。
大家还记得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故事吗?美国老太太好幸福,年纪轻轻就住到了大房子,到死了房贷也还完了;而中国老太太一辈子为买房存钱,房子买了,人也死了。但是,有一个美国老太太,身后必定有一个中国老太太,否则美国老太太的钱哪里来?中国人不断地生产,美国人则在不断地支付未来。
今年我看过美国一个经济学家写一篇文章,他估算在未来10年,美国国债会上升到140万亿美金,那么,中国人贡献了多少钱?这个数字是保密的,我们猜大概12000亿美金到15000亿美金之间。
规模
将决定大国的崛起
在这里,我要提醒各位,注意中国经济下一步的转型对我们整个陶瓷产业的影响。我们对中国经济其实一直都非常有信心,觉得没有问题,道理在哪?2009年我在这里讲过一回,今天讲一个特别简单的问题,全球的发展和崛起就是那么一个基本的趋势,有两种模式的大国崛起,一种叫 创新主导 的崛起,一种叫 规模主导 的崛起,而这两种崛起模式间有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叫做 创新的扩散 。 我们回头去看500年前,1492年环球大发现开始了,那个时候最牛的人是威尼斯人,它的银行技术、造船技术都是最牛的,但是人口少,只有几千人、一万人的规模。这时候旁边的西班牙、葡萄牙人多,可以支持哥伦布、达伽马去开拓新航线,因为他们规模大,而很多造船技术很可能是从威尼斯学来的,这不重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苏两国,那个时候他们的国民经济、文化经济没有多发达,只不过人口规模注定了他们有那样的GDP规模。1924年成立的苏联,GDP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也是很简单的道理,规模太大,人口很多,所以在打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苏联人一旦上战场了,德国人就很害怕,他们管苏联人叫 蒸汽压路机 ,虽然很笨重,不灵活,但是有规模。那时候苏联人和美国人,在中兴主义者看来很落后,很多东西都是从他们那抄过来的,但是规模决定了大国的崛起。
说到这,估计你已经想到我要说什么了。中国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我们这代人就是生长在一个国运昌隆的时代,中国人作为一个大胖子蹲着在别人的创新旁边看了整整70年,从1840年算起,他们所有的创新我们都基本看会了,而一旦看会就轮到谁规模大,谁肉大身沉,谁是胖子谁就赢,这是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p#副标题#e#
工业实体经济
都有天花板
在过去 0年里我们基本上靠着规模优势形成了压倒性的成长,但是到这个时间点之后,我们突然发现,中国经济出现问题了。问题在哪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赵本山的一个电视剧《乡村爱情故事》,如果看过,会发现现在的农村和各位过去想象的已经不是一回事了。在农村,家电非常普及,在比较富的地区,小汽车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经济是人类的彼此服务,互相服务,就是满足别人的需求。原来的工业社会都在满足我们对于肢体和人身器官的替代或延伸的需求。因为手摇扇子很累,就发明电风扇替代你的手;因为去广州太远,所以发明汽车替代你的腿。我们身边每一个工业产品都是针对我们的躯体和器官进行某种服务、替代和延伸,这就是过去的工业时代经济的基本样貌。
这样的一种替代和延伸总是有到头的时候。我记得2005年有一个温州老板遇到我,他说他发现一个特别好赚钱的生意,做电动牙刷。他跟我算,如果每一个中国人都用一把电动牙刷,市场有多大?每年产值有多大?如果三个月换一次牙刷头,又是多大的产业?去年我遇到他,他已经破产了。这在说明什么问题?当工业社会对人身体的替代已经精细化到连刷牙都要用电动机的时候,替代就到头了,服务就到头了。
现在很多人,收入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他就会发现买实体物品已经不知道买什么了。大家知道,年轻人买不上房,可是你说吃不上、喝不上,家用电器使不上的人,那很少。现在说小家电很热,榨汁机、豆浆机之类的,用了几次,洗洗就不用了,太麻烦。工业用品的精细化到这种程度时就到头了。中国经济就处在这个阶段,工业经济为你生产的替代、延伸和服务你肉体器官的所有服务基本上普及了,所以,成长也几乎触顶。
以空调为例,格力再狠,把美的、海尔干垮,国内市场全都归一家,也到头了,没有拓展空间,所以这个产业基本上是一个没有希望的产业,很迅速就能碰上天花板。如果说出口,全世界最大的空调市场就在中国,印度那么大一个国家一年的空调市场容量不足100万台,前年数字只有40万台,还不如中国的一个市。
人脑体验的需求
是无限制的
人体开发最不足的器官就是人脑,因为人脑的体验是一个无限制的需求。比如一个女士一生该有多少件衣服?甭管有多少件衣服,所有的女人早上开衣柜的时候,都会发现少一件。一个女人一生该有多少包、鞋、帽子、丝巾?这是没头的。一个男人一生该有多少次度假,多少本书,看多少部电影,买多少套别墅,别墅里有多少工艺品、装饰品等等,所有这些诉诸于人脑的,体验式的产业,它们的特征就是,没有尽头,没有天花板。
制造业的升级,在广东讲了十几年,实际上不是某一种制造业的淘汰和更新,而是所有的产业进入全新的逻辑。这个逻辑不是以供给者为中心的产业升级,而是以需求为中心的整个产业格局的改变。现在行业都在讨论附加值的问题,比如当你讨论一个产品的价值的时候,会讨论它的功能怎么样,样子好不好看,这都是从供给者为中心,从它的升值和增值出发想问题的。现在我告诉各位,真正的体验经济不是这个逻辑,不是从东西本身的升级出发,而是重新规范它的用途,重新去看它的用途。
说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有一次,我和我父亲、夫人三个人去逛超市,正好超市货架的侧面卖筷子,筷子品牌叫 百家姓 。货架有很多个格子,每个格上面写着不同的姓氏。筷子100块钱一双,我当时一看很高兴,因为我姓 罗 ,我老婆姓 张 ,我就买了两双,就是 张罗 。我和夫人都感到很高兴。我父亲看了就觉得很不高兴,说100块钱买双筷子,太浪费。这就是两个时代的消费观念。对我父亲这一代的人来说,他认为筷子就是吃饭的,100块钱买一双筷子吃饭,是疯了。我买这双筷子的用途和我父亲想的不一样,我的意图很简单,就是想讨好一下我老婆,她会感受到我传递过去的信息,就是对她和这个家的在乎。
我们现在整个产业处于从供给者主导向消费者主导转变的分水岭。这样的分水岭将搞死很多产业,也会搞活很多产业。在北京的居然之家,最近开了一个书店,有一套书是汉译丛书,要在别的地方,一年一套都卖不掉,现在谁看那么枯燥的书?然而书店开到居然之家,和陶瓷产品搁一块,卖得非常好,不仅书卖得好,书架卖得都非常好,因为除开书本身的价值外,还可以用来做装饰。
现在的制造业已经不像过去那样,要物美价廉,要实用,而是赋予新的价值和意义。
陶瓷产业
需向虚拟体验式经济转变
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制造业的从业者不能从制造业产品本身想问题,更要想怎样赋予产品新的功用。当我们还在为一个马桶贵5块钱和少5块钱挣扎的时候,人类的产业和经济早就进入了人家不针对我们的身体,而是针对我们大脑进行开发的,全新的产业模式。
资本主义就是一只兔子,这只兔子不断地吃草,不断长大,越长大,吃草的胃口就越大,然后还要不断吃草,胃口越长越大。资本主义是人类协作的扩展秩序,从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他们要踹中国的门,如果不踹开,他们就没有足够的容身之地。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经过二战之后,贸易全球化,这只兔子已经把空间全部占满,到了肥得不能再肥的程度。美国就有一项新发明,往未来的空间长。现在很多人觉得很苦,因为要买房,其实并不是吃不上,喝不上的苦,而是面临未来的恐惧,所以很多人的钱都是面对未来的投资。
资本主义这只兔子找到了新方向,拼命在时间维度上向未来长,人类不断把资本向时间纬度和未来进行堆积。可是长着长着,就出现了我们2008年看到的金融危机。怎么办?这只兔子下一步往哪走?往各种各样的虚拟体验里走,为什么现在的互联产业这么发达,因为走的全部是虚拟体验的路子。
大家想想看人类未来的终极可能是什么,有可能会找到产业未来的终极可能。最近我看到一本书,一篇小文章在讲这个问题,说世界上最后一个人可能是这么死的:有一天,地球上最后一个男人在打电子游戏的时候,突然屏幕上出现 由于你一直忙于玩游戏,忘了繁殖,地球上的最后一位女性刚刚死去,Game Over 。
人类硬科技向实体拓展的时代已经结束,人类在不断地往虚拟空间走。说回陶瓷产业,只针对人的器官的替代这些硬需求去做瓷砖,做马桶,这样的时代迟早会过去。中国的三四级市场的开发,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广阔,因为中国农村整个社会形态的凋敝和消失在未来十年就会发生。
大家不妨到现在美国曼哈顿的中心区,上海、北京的中心区看一看,那些地方的建设都是针对人类虚拟的需求,而不再是最实际的需求。关于宏观经济的预期就是这么多,但我更想告诉大家的是,中国正处在产业升级的前沿,这是腾笼换鸟后变革的升级,我们必须完成从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从诉诸于功能的使用向诉诸于体验的转换。
小孩子脸发黄怎么回事
治疗小儿积食发热的药物
宝宝厌食怎么办
广东好的治牛皮癣医院宁夏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广西哪医院专治妇科
-
- 上一篇
- 宏城花园
-
- 下一篇
- LUNGO陶瓷喜获设计师大奖